教育教学

省级品牌专业-自动化
发布日期:2013-03-18    点击:

山东省品牌专业--自动化专业

一、专业建设的整体目标与思路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文化和高等教育事业的不断发展,高等学校的教育模式也基本完成了从精英教育向大众化教育模式的转换,数量越来越多的适龄青年能够进入高等学校学习,各种层次的工科类高等学校分别担负着高水平的精英研究型人才、注重应用技术开发和工程实践能力的企事业技术骨干以及掌握一技之长专门人才的培养任务。但是,许多高校的自动化专业教育仍然不同程度地沿用仅在培养研究型人才的高校中才真正需要的专业教学计划、课程体系、教学大纲和人才培养模式。近年来各高校自动化专业的教学实践和学生就业状况证明,在以大众化教育环境下,这样的教学计划、课程体系、教学大纲和人才培养模式已经不适应我国市场经济社会对高等学校自主创新型人才培养的需要。大力培养工科大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注重综合素质和实践能力的锻炼,已成为未来知识经济发展必然的客观要求。

为此,本专业建设的总体目标是,以建材、化工工业产品生产过程为对象,以“厚基础,宽专业”为培养目标,贯彻“因材施教,教书育人”原则,在人才培养上做到“强者更强,能者更能,掌握就业竞争一技之长”。要使本专业具有科学研究潜质的优秀学生能够掌握坚实的专业基础理论知识和必要的专业实践能力,以便通过考研走上科学研究,进行理论和实践创新的道路。又要使大多数学生在校期间能够获得基本且必要的专业理论知识,同时获得实践创新意识和实际工作能力的锻炼,在就业时具有较强的竞争力,并能获得档次更高的就业岗位。

在理论课程教学方面,在理学院、外语学院进行高等数学、英语等公共基础课程的分级教学模式的探索并取得良好效果的基础上,开展自动化专业教学理念和教学思想的研讨,促进教师转换教学观念,对本专业电路、电子技术、微机原理、电机拖动和自动控制理论等专业基础课程逐步进行分层次教学的改革与实践,以保证学生获得与自己奋斗目标相适应的专业基础知识,适当减少专业方向课程的数量,优化选修课程的结构体系。建成以专业核心课程为主,专业课、专业选修和通识课程为辅的自动化专业人才理论培养体系。

在实践教学方面,进行广泛调查和研究,结合理论创新和企业自主创新的要求,最大限度地加大基础实验室和专业实验室的硬件建设力度,对实验教材和实验指导书进行大刀阔斧的修订,最大限度地减少验证性实验,充实和加强设计性、综合性和自主开发性实验。与企事业单位加强联系和沟通,建立持久和牢固的互助互惠协作关系,深化认识实习、毕业实习和生产实习等环节的实习基地建设,建立健全实习环节的管理和考核机制,激发实习带队人员的积极性。充分利用本专业各基础、专业实验室、科技创新实验室、学校工程训练中心等的软硬件条件,发动教师积极投入精力参与指导大学生“挑战杯”科技竞赛、“挑战杯”创业计划竞赛和电子设计竞赛等第二课堂教学环节。完善导师制,吸引学生进入实验室、研究室参与教师的科学试验和科技开发工作。全面锻炼和提高学生动手能力、创新意识和就业竞争力,不断提高本专业在本省乃至全国的声誉,在为社会输送高水平研究型人才和企业自主创新型人才两方面均保持强大竞争力而立于不败之地。